根據最新314期遠見雜誌以《年輕人憑什麼贏》為主軸做出一系列的專訪,道出了社會對於青年就業與未來的關注。

 

 

看的到的文章和數據在在顯示經濟起飛後擁有最富裕的童年的孩子,在步入社會後繁華的大門卻開始關閉。高學歷的時代讓大學生不再等於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保障;失業率的攀升,不只年輕人都在茫然生活究竟該如何過;22K引起新鮮人的抗議,什麼都漲就是不漲薪水的生活入不敷出。我們可以從創業比例的成長看出端倪,年輕人不想安逸現狀;從公職考試爭先恐後看出對職涯穩定與保障的渴望,高薪、穩定與保障的背後,社會新鮮人還應該要看到的「不一樣」,是成功人士背後的苦日子


 

郭台銘創業10年才用分期付款買了第一棟房子;戴勝益創業第10次才成功,曾經負債1.6億,每月利息就高達百萬;桂綸鎂10年體悟做自己就是成就,年輕人應該多思考自己要什麼。從企業家、影劇名人到運動明星,成功的故事我們聽得太多,別把目光停留在他們的成功與光環,露出欣羨的眼神,埋怨低薪的自己生活苦不堪言,遠見在這些訪談中下了最佳的標題:他們也曾年輕。

 

85%受薪族不滿意現在薪資狀況,高學歷的光環讓許多青年不願放下身段屈就;爸媽的疼愛不忍孩子工作加班或是在基層工作,高喊加薪的同時,「先問自己憑什麼加薪?」加薪憑的是不凡的表現,但不凡的表現多數卻需要時間來累積經驗。

 

「吃苦!頂多苦半輩子,不吃苦絕對苦一輩子」年輕人不缺乏年長者的過來人經驗參考和典範,不缺乏活力和創造力,只是需要把眼光放得更遠,想像3~5年後自己希望成為的樣子,就會知道現在應該做些什麼。

 

青年競爭力-吃苦當吃補,向草莓族的稱號 say bye bye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F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