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當七年級逐漸擺脫「草莓族」的身分,成為企業中堅後,今年夏天,八年即將入職場。人稱Y世代、80後、90後,我們最大的幸福來自我們並不缺乏,最大的不幸卻也是因為我們沒有「沒有」,當企業大嘆年輕人競爭力不如前、難用的同時,背後的原因究竟為何?

 

M型化的社會,19世紀以來的社會階級愈來愈兩極。偶然轉到電視節目《女人好犀利》談孩子的教育問題,過度精緻的生活,讓孩子逐漸變成企業主口中令人頭痛的「媽寶」。

 1  

這不是單選題(上圖),因為更多的媽媽可能都符合多重選項,究竟每一個選項代表的是哪種媽媽?

       1. 經紀人型:父母會幫孩子打點好所有事情,孩子易缺乏承擔責任的能力

       2. 銀行家型:尤以雙薪家庭,因工作忙碌而以錢或是禮物來代替

       3. 騎士型:生活重心以孩子為主,放下手邊正進行的工作或是應該要做的事務

       4. 保鏢型:幫孩子處理任何事情,易造就孩子千金小姐/少爺的個性,維護程度更勝騎士型父母

       5. 怪獸/黑鷹型:疼愛不見得是溺愛,但要求學校為孩子個人改變制度並不合理

 

疼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的,尤其是56年級的家長,因為經歷過物資缺乏和辛苦的年代,所以能夠給予孩子的絕不吝嗇。但是當孩子小學三年級卻認不出水梨長什麼樣子,因為媽媽總是削好皮並切成塊的時候;當孩子年紀大了卻仍不會洗衣服、掃地等生活自理能力的時候,比起無法進入學校菁英班、考個好學校,沒有多才多藝,我們更應該憂慮的是孩子被剝奪了的生活競爭力。

 

為什麼是「剝奪」?因為父母的保護,讓他們在不會分辨的時候就已養成了習慣。

 

「孩子只要將時間花在努力念書上,其餘的事都不用管」無形中讓孩子養成對周遭事物漠不關心的態度,在他們的認知裡,只有念書才是重要,但關心社會、國家、世界情勢遠比單純念書來的重要。每個家長都深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,但是學習做國家的好公民、懂得關心與付出的人,才是長遠人生的競爭力。

 樂器  

于美人在節目上提到的教育觀念值得省思。對於孩子學鋼琴,他以「自娛娛人」為目標,學習音樂不是為了成就音樂家,而是未來的人生很苦,有一個可以抒發的方式,娛樂自己。她說:「咱們家要是有個莫札特,我埋沒不了他;他要不是個莫札特,我也培養不出來。」

 

父母親最重要的事是觀察孩子未來適合做什麼,然後在後面幫忙推一把。傳統的教育體制無法滿足所有的孩子,大學也並非唯一的選擇。

 

這篇文章並非探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優劣,而是大學生們應該思考自己是不是安逸在舒適圈裡?在爸媽羽翼下還能安逸多久?也許我們不自知,但隨著「草莓族」的印象在企業主的印象裡生了根,暢銷書都在談論態度決定高度的同時,我們不能不緊惕,最基本的態度已變成了不能或缺的競爭力,而這些,從生活瑣碎的事情就看的出來。

 

大學圓夢計畫、志工服務或是壯遊計畫,都是在鼓勵年輕人到外面拓展視野,培養國際觀和公民服務素養,才能讓這個世代青年的創意和活力變成相輔相成的正向力量。

arrow
arrow

    F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